作者:濟南app開發 · 時間:2020-02-07 17:35:27 · 人氣:0
知識付費籠統點講就是線上課程購買,大致有音頻程、視頻、圖文這三種形式。
當前知識付費從內容的表現形式和傳播形式上來看可以主要分為一下幾種類型:
第一種模式:“知識課程”,代表是喜馬拉雅APP
從《奇葩說》老僵尸的《好好說話》到湖畔大學的三板斧網上課堂……作為課程,從馬云的湖畔大學到混沌研習社,從聲音專業教練到企業管理課程,其特點是有較為成熟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就像是躋身名家大課現場”蹭課“。
第二種模式:“知識咨詢”,其代表是在行APP
在行APP上用戶可以通過圖文問答,語音電話,或者見面的方式來約見某些領域的專家,咨詢專家的意見。咨詢的過程大部分是需要付費或者付出金幣。它更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咨詢,專家也主要集中在互聯網行業,金融,法律等相關專業領域。目前中國咨詢業的發展還不夠,所以這種模式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
第三種模式:“知識分享”,其代表是知乎和悟空問答。
知乎的知識問答,知乎Live繼承了一致的調性,它的重點有點像是在一線城市最流行的分享會。相對更加精致,逼格更高,所謂“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就是典型的知乎調侃。而以悟空問答為代表的平臺相對就更加大眾化,草根,接地氣一些。
第四種模式:“知識精讀”,代表是得到。
“二道販子”是羅胖的一貫思想。更多的是知識的篩選和提煉。濃縮的本質是精華。它更像是一個現實中的簡報和讀書會。得到非常依賴于名師的內容輸出,比如《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梁寧:產品思維30講》都是非常爆款的課程,要求名師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深加工,然后輸出。
其實以上幾種模式都是平臺模式,作為課程提供者只需要提供專業化的內容,然后由平臺進行流量的宣發,而第五種模式難度更高一些,不僅需要你有系統化內容輸出能力,還需要你有足夠的粉絲基礎,這樣轉化數據才會相對好看。希望你也能夠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輸出自己的知識,獲得“睡后收入”。
作為企業來講,不管是開發那種模式的知識付費平臺在當前來看都有不錯的運營市場。